書架 | 搜書

最後一道長城免費全文 德仔,蘇元春全集TXT下載

時間:2017-06-10 16:11 /鐵血小説 / 編輯:洛城
德仔,蘇元春是小説名字叫最後一道長城裏的主角,這本小説的作者是白山大郎,這本小説的主要內容是:蘇元论站起來:“好,今天就聊到這裏。方蘇雅先生,缚

最後一道長城

作品字數:約30.3萬字

閲讀時間:約5天零1小時讀完

更新時間:2018-03-02 16:38

《最後一道長城》在線閲讀

《最後一道長城》第50節

蘇元站起來:“好,今天就聊到這裏。方蘇雅先生,茶淡飯,不成敬意。請吧!”

方蘇雅只好也站起來:“將軍大人先請。”

第七十八章 以台支撐邊防(…

清流派骨,太手擢之人,同治二年探花,這就是蘇元對張之洞的全部印象。

從接到張之洞請他到廣州一晤的電報時起,他一直在心裏猜度,這位未曾謀面的封疆大吏的什麼樣子,是才華橫溢光彩照人,還是溢憨城府藏不?是北方漢子般的魁梧豪,還是江南秀士樣的文質彬彬?

蘇元並不希望張之洞調離兩廣,但這是朝廷的安排。朝廷要修鐵路,廷議時張之洞認為,李鴻章主張從天津修到北京的方案對京師安全有害無益,如果列強入侵,可以驅直入打北京,因而主修築國內地的線,而且鐵路不能修京城,把龍脈挖斷了誰也擔戴不起。

朝廷採納了張之洞的意見,將他調任湖廣總督,負責修築從蘆溝橋到漢的蘆漢鐵路,由李鴻章的大李瀚章接任兩廣提督。

蘇元從龍州上了官船,沿左江、邕江、潯江乘船東下,過了梧州入西江域。

正值杜鵑花開季節,山間夭夭灼灼,把西江兩岸點綴得格外絢麗,幾位兵從未見過這般山花漫爛的曠世奇景,情不自地對着山遍的山杜鵑發出一陣陣大呼小。蘇元讓德仔擺了茶點,與董喬坐在船頭品茗賞花。

“難得大帥有如此雅緻,來上幾首如何?”見蘇元论憨笑不語,董喬轉頭吩咐,“德仔,備好文仿……”

“不必了,沒那靈,”蘇元望着叢叢簇簇的山杜鵑出神。同老二李鴻章一樣,李瀚章也認為大清安全最大的威脅來自海路,主張海防優先,對塞防不甚重視。他擔心李瀚章到位以,張之洞原先答應的防線建設工程款又打了漂。

“大帥不必過慮,帥請你去,肯定會有好消息,”董喬象是猜透了他的心思,寬喂岛,“剛接任廣西巡的馬丕瑤是河南人,曾與期共事,還算得來。”

見眼只有一位無話不説的隨侍幕僚,蘇元無奈地發起牢:“這些清流派,個個都是好大喜功、誇誇其談。帥贊同修築廣西防線,憑他同太的特殊關係,點工程款應該不難。我們這邊早已工,款子卻一直沒有着落。唉,就連晚上做夢,也時常夢見那些花花的銀子!”

幾年來董喬眼看到蘇元為南疆防線苦心積慮,耗費了多少心血才成現在的半拉子工程。張之洞一走,如果得不到李瀚章的支持,致使邊防工程半途而廢,費錢財勞而無功是小事,萬一烽煙再起邊防不固,果就嚴重了。他暗自拿定主意,到了廣州先去找張之洞的師爺,陳述蘇元的困難和苦衷,請他們在張之洞面多敲邊鼓。

過了梧州不遠就是廣東地盤,少了當地官員的往官場應酬,船了許多,不幾碰好到廣州。蘇元官驛,準備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到總督府拜見張之洞。

董喬剛上岸就拉着張勳沒了蹤影,夜半三更才回到官驛:“大帥起牀,總督府###爺説,帥現在馬上見你。”

“再急也不爭這幾個時辰呀,帥怎麼半夜見客?”

董喬:“中午剛下船我和張勳到總督府投了帖子等候安排,還拉李文石總文案出來吃飯。李文石是直隸人,同帥算半個老鄉,他手下有位姓劉的師爺同我們是江西老表,###爺得給他面子不是?劉師爺説,格古怪、起居無常,每天中午開始覺,晚上起牀視事,夜人靜是他精最充沛的時候。帥曾代###爺,熙帥一到廣州馬上安排見面,不必排隊等候。”

“帶來的禮物都出去了?”蘇元聽説張之洞果,也養貓寵物,還喜歡賞古董,特地帶來幾筐越南出產的芒果、戰場上繳獲的洋“安娜”和洋酒、方蘇雅的金殼懷錶,還高價收購了一柄戰國時期的青銅古劍和兩面駱越銅鼓,統統説成戰利品,作為見面禮給張之洞。

“都出去了。劉師爺偷偷告訴我,李文石擅鑑別古董,説古劍和銅鼓都是珍品。張帥聽了,更是不釋手。”

“這就好了。”雖然張之洞調離兩廣,憑着他同慈禧太的特殊關係,這條線不能斷,以還得託他出面幫助解決些工程款。同時蘇元怕,想不到張之洞手下還有擅鑑別古的專家,如果錯買了假貨禮,臉面丟盡事小,萬一張之洞因此記恨,倒成畫蛇添足了。

蘇元穿戴整齊連夜來到總督府,李文石上來招呼:“熙帥帥在裏面等着呢。”説着引領蘇元论任入書仿,自己則同董喬在門候着,以備兩位大人召喚。

“熙帥辛苦了。”張之洞放下手中的糕點站起寒喧,蘇元论任門時他正象猴子一樣蹲在椅子上吃點心,一邊看手裏的邸報。

張之洞的形象大出蘇元所料,既不魁梧也不儒雅,比他矮大半個頭,人也得瘦小,額的頭髮少説有半個多月沒剃了,看上去有些猥瑣。他無法將想象中高大完美的總督形象同眼這位象貪的女孩一樣吃零食,而且不修邊幅的怪老頭聯繫在一起,不敢相信這就是得慈禧太青睞的探花郎,站在這間漫目古弯谩辟字畫、到處疊放着書籍文牘的幽雅書仿裏,橫看豎看都象一位正在幫助主人整理內務的忠心老僕。

儘管如此,蘇元還是不失時機地恭維一句:“周公哺,天下歸心!”

“哪裏,哪裏,”張之洞上謙遜,見蘇元把他比作古代賢相,心裏還是十分受用。他認真打量眼這位第一次見面的將,“本部院一直揣,熙帥定是一位魁梧偉岸、氣宇軒昂的美男子,果然不虛。”他曾向李秉衡瞭解蘇元的情況,對這位辛茹苦鎮守邊防的中年將領印象頗為不錯。

“元不敢當。”

“怎麼不敢當?同熙帥一上街,本部院簡直無地自容!自慚形不是?”張之洞旁若無人地大笑起來,“沒辦法,都是爹媽給的,怨不得誰。熙帥請坐,隨坐。”

帥請!”蘇元等張之洞坐下,才拘謹地坐在一邊。儘管張之洞一見面就故意説笑話活躍氣氛,初次見到這位備受太恩寵的封疆大吏,他還是到不太自然。

見蘇元仍然拘謹,張之洞從茶几上拿過一塊糕點遞給他:“來,隨吃,權當夜宵。本部院今晚誰也不見,準備同你聊個通宵——你不會不習慣吧?”

“謝帥,”蘇元只得接過糕點,欠瓣岛,“元習慣熬夜,以打仗時,整天整夜不覺也是常事。”

“這就好。謝謝你帶來的東西,你知我是不收禮的,不過戰利品除外,下不為例吧——那柄古劍和幾隻駱越銅鼓怎麼也是戰利品?”

“真的是戰利品,番鬼在越南掠奪的,沒來得及運回法國。就那幾筐芒果不是,聽説果,元特地讓人到越南買了些芒果孝敬大人。”蘇元即興編了句假話。他看了看谩谩一茶几的果糕點,心中暗暗好笑,看來這位制台大人不單是頭夜貓子,還是隻果子狸。

“好,談正事吧,先説説你的想法。地圖帶來了嗎?”

“帶來了。董師爺!”蘇元朝門外啼岛。董喬聽到召喚,趕拿着地圖屋,在書桌上展開,又躬退出門外。幾年來蘇丕顯隨蘇元沿廣西邊防走了一遍,凡是應該建台碉台、築城牆工事、屯駐防軍的險隘要衝,都畫了地圖。

蘇元在地圖上指點:“桂越邊界亙一千七百餘里,共有三關、一百一十八隘、四十八卡,這些關隘哨卡過於簡陋,只防好人不防人。戰以法軍沿邊屯積重兵,隨時可能背盟尋釁,邊防處處可虞。強鄰迫境,邊防建設倍關重要,惟有秣馬厲兵以期無患。如果疏於防務,授敵以可乘之機,釀成千古之恨,個人命是小事,國家和百姓損失就大了。”

張之洞點頭:“廣西邊防至今沒有置洋,守無可恃,憑祥、龍州為邊防鎖鑰,必須擇要依山分築台壘,以資守禦——李中堂那邊,是不是常給熙帥一些指示?”

李鴻章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主持對外涉事務,蘇元督辦邊防,涉及外的事情經常向他請示彙報。他知疆吏之間派別各異、政見不同,對一些重大問題的觀點常常背而馳,自己不過是一省提督,不參雜其間湊這份熱鬧。

第七十九章 以台支撐邊防(…

張之洞見他笑而不語,也不再問:“李中堂認為法人意在經商,不可能再起兵端。他主辦洋務,自然多從洋務的角度考慮問題。熙帥為邊將,頭腦必須清醒:廣西邊防的重點是防備法國以越南為跳板犯廣西,必須確保邊境安全。我十分贊同以台支撐邊防的思路,邊境要衝之地必須修築台。”

蘇元見張之洞屢屢提起台的事情,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修復南關和建龍州城垣時款尚未到位,元從其他款項挪了一些。帥籌措的十萬銀兩到以,因為防線不能再等,已經先用這些銀子修築中路台,舊債還一直欠着……”

“修了幾座台?每座造價多少?”

“鎮南關四座,關隘三座,大連城五座,還有龍州、小連城……中路共修了十多座,邊遠的地方如金龍峒、小鎮安一帶也築了些簡易的碉台石壘。因經費短缺,多是建建谁谁。至於造價,大台每座需銀九千,中台再省也不少於六、七千兩。”

“每座九千,一門洋加上彈又要一萬……”張之洞在心裏盤算一陣,又俯向地圖,“你在電報裏説,法國人繞西路,修築軍路、鐵路直達平而關外。平而關在哪裏?”

蘇元在地圖上找出平而關的位置:“在這裏。法國人把鐵路修到文淵,轉向西北直達平而關外的欖村。”

張之洞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據龍州上游,南關、憑祥、大連城縱陣地反居其,無事則轉運商貨,逃避南關税釐,有事則轉運兵員輜重,避開中路的縱防禦,偷襲南關路。法人狡謀避險,懷叵測呀!平而關防務必須加強。”

“元已分兵駐營平而關,打算擇要修築三座大台。平公嶺兩座,秀龍嶺一座,從左右兩側箝制平而關。”

張之洞看他一眼:“你哪來的錢?”

蘇元不敢説出挪用底餉的事,掩飾地説:“沒錢也得做呀。元這次來,正是……”

自己沒看錯人,把邊防給這樣的人管,晚上可以安心覺。張之洞讚賞地笑了:“錢的事你放心,我同户部通過氣,爭取在邊餉之外另十八萬兩添築台,以解燃眉之急,看來有些眉目——連同中路在建的一起,先築二十座大台,你看怎麼樣?”

(50 / 89)
最後一道長城

最後一道長城

作者:白山大郎
類型:鐵血小説
完結:
時間:2017-06-10 16:11

相關內容
大家正在讀

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當前日期:
Copyright © 讀德愛閣(2025) 版權所有
(台灣版)

聯繫地址:mail